漯河台记者牛静报道:
听众曹先生通过本栏目热线2125579反映:他在市区五一路一个小区购买了一套新房,刚拿到钥匙还未装修,就开始频繁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,个人信息如此轻易被人获取,感觉很不踏实。
5月21号上午,记者来到曹先生购买房子的小区了解情况,小区正在装修的业主王女士和曹先生遭遇了一样的情况,【出录音】信息了电话都打的不停,都是那介绍装修材料的,一天好几遍你说烦不烦。【录音止】
装修公司为什么会有业主的电话,曹先生思来想去,只有当初买房的时候,在售楼处曾经登记过电话信息,也只有这一条途径可以泄露个人信息。【出录音】我也去找过小区物业,他们说没有,我这也也没有证据也么有啥办法的。【录音止】
如今,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渠道很多,除了买房子,市民到理发店、超市、饭店、服装店等场所消费时,办理各种消费卡、会员卡,这些都需要提供手机号、姓名,甚至身份证信息。
河南强人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夏表示:公民个人信息是属于个人所有,受法律保护,擅自泄露给他人,不管是否以牟利为目的,都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。【出录音】公民要敢于维权,一旦个人信息被泄露,权利被侵犯,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,保留好记录。我国《民法通则》、《侵权责任法》都有关于公民个人隐私权和财产权利的保护规定,对于泄露个人信息的单位或个人,可提起民事诉讼。《刑法》修正案(七)规定,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,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单处罚金。【录音止】